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 Vol. 16 Issue (3): 328-331
0
早期胃癌的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PDF全文]
刘林祥
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关键词胃肿瘤    放射摄影术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限于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1-2]。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定期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早期胃癌检出率不断提高。限于黏膜内的早期胃癌切除术后的5、10年生存率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3]。近年来,胃内镜检查的普及,致使胃肠钡剂造影检查数量有所减少,但胃肠钡剂造影在观察胃肠道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及胃肠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优质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可显示胃黏膜的细微结构——胃小沟和胃小区,为检出胃黏膜面早期病变提供了可能,对胃癌的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4-5]。在此就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进行阐述。

1 早期胃癌的肉眼分型

早期胃癌在肉眼形态上,分为:隆起型(Ⅰ型)、表浅型(Ⅱ型)和凹陷型(Ⅲ型);其中Ⅱ型再分为表浅隆起型(Ⅱa型)、表浅平坦型(Ⅱb型)和表浅凹陷型(Ⅱc型)[1]。不同形态可混合存在,如Ⅱa+Ⅱb型(图 1)。

图 1 早期胃癌肉眼分型示意图 图 2 隆起型病变示意图。a:带蒂隆起,b:亚带蒂隆起,c:广基底隆起,d:半球形隆起,e:扁平隆起

2 Ⅰ型早期胃癌

Ⅰ型早期胃癌的病理学定义为:高度为胃黏膜层厚度3倍以上的隆起性病变,肉眼观察则为高度在隆起基底部直径1/2以上的隆起性病变。形态上表现为半球形或息肉状向胃腔内突出的肿瘤,境界鲜明的突起、基底部变窄的带蒂或亚带蒂隆起(图 2),随加压和体位变化肿瘤可活动为其特征。隆起的表面有粗大不整齐的结节(图 3)。组织学多为乳头状腺癌或高分化腺癌。带蒂的隆起性病变,即使肿瘤很大,癌细胞浸润深度也大多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X线检查易显示Ⅰ型早期胃癌,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可作出诊断。与进展期胃癌鉴别时,需观察隆起病灶基底部的切线位图像,以便确认基底部胃轮廓有无变形。

图 3 男,70岁,Ⅰ型早期癌 图 3a~3c 钡剂造影示胃幽门前区亚带蒂隆起(箭头) 图 3d   胃镜图片:高分化腺癌,黏膜下层中度浸润(箭头) 图 4 男,65岁,Ⅱa型早期癌 图 4a4b 钡剂造影示胃体上部小弯侧颗粒状轻度隆起性病变(箭头) 图 4c 胃镜图片:高分化腺癌,黏膜内浸润,黏膜下层轻微浸润(箭头) 图 5 女,55岁,Ⅱa+Ⅱc型早期胃癌 图 5a~5c 钡剂造影示胃体下部前壁境界清楚的边缘隆起,伴表面无结构的中心凹陷(箭头) 图 5d 胃镜图片:隆起部分为高分化腺癌黏膜内浸润,表面无结构的中心凹陷部分癌浸润达黏膜下层(箭头)

鉴别诊断应考虑良性息肉和黏膜下肿瘤:①良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表现为球形或半球形境界清晰的突起,病灶直径多 < 1 cm,有时多发,表面光滑,可鉴别。息肉型进展期胃癌直径多在5 cm以上,向胃腔内突出,多为广基底,表面有粗大结节,局部不规整或伴有凹陷,基底部胃壁僵硬变形。增生性息肉直径>2 cm时,可带蒂,伴糜烂或多发结节,鉴别困难。②黏膜下肿瘤为非上皮性肿瘤,一般呈境界不清的突起,与上皮性肿瘤易鉴别。但病变直径>3 cm向胃腔内突出、境界清楚者,与胃癌类似。表面覆盖正常黏膜,黏膜面光滑或伴桥型黏膜皱襞可资鉴别。

3 Ⅱa型早期胃癌

Ⅱa型早期胃癌的组织学定义是隆起高度在黏膜层厚度的3倍以下、肉眼观高度在基底部直径1/2以下的隆起性病变。形态为台状或平盘状的扁平隆起,分界清晰,隆起基底部不变窄。隆起表面呈不均匀的小结节状或凹凸不整(图 4),组织学多为高分化腺癌。直径5 cm以下者,如不伴胃壁僵硬,浸润深度几乎均为黏膜层,与病灶大小相关性差。X线检查有时难以显示,气钡双对比造影时空气量的变化可影响对隆起病变的显示。但空气量多时亦不能准确显示病变,压迫法则较易显示病变。对加压法不能观察的胃上部,可增加空气量,使钡剂在隆起的病变周围形成薄层的钡剂进行检查。

鉴别诊断:胃腺瘤(异性上皮)是以平盘状隆起为特征的病变,形态酷似Ⅱa型病变,活组织检查可诊断为境界性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突起,表面呈较均一的小结节状或脑回状的平滑结构,直径多 < 2 cm。如变大或伴凹陷,则与Ⅱa型早期胃癌难以鉴别。

4 Ⅱa+Ⅱc型早期胃癌

Ⅱa+Ⅱc型病变是Ⅱa型病变的中央部分出现凹陷,多表现为环状Ⅱa型和中心Ⅱc型凹陷,有时Ⅱc型伴马蹄型Ⅱa型,边界清楚,Ⅱa型部分呈小结节状,凹陷部分深(图 5)。组织学多为高分化腺癌,即使直径 < 2 cm,也有较强的黏膜下层浸润倾向。直径>2 cm时,则表现为小型的Ⅱ型进展期癌形态。

X线检查时,如为黏膜层癌,表现则与Ⅱa型相同,加压像较气钡双对比像可更清晰地显示病变。Ⅱa+Ⅱc型即使病灶很小,其黏膜下层浸润的倾向较强,整体僵硬,气钡双对比造影时空气量变化对其形态的影响不如Ⅱa型明显。

单纯Ⅱc型早期胃癌也可出现周围黏膜由于癌挤压导致的轻度中心凹陷,类似黏膜下肿瘤伴中心凹陷,需与类癌及转移性肿瘤鉴别。此时应分析有无黏膜下肿瘤的可能。伴Ⅱc型改变的淋巴组织增生也可有类似形态。

5 Ⅱb型早期胃癌

Ⅱb型早期胃癌在胃黏膜表面无明显的隆起和凹陷(图 6),无论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或内镜,正确判定病变的浸润范围均较困难。优质的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可显示大小不整齐的颗粒状阴影;大小不等颗粒状阴影间存在小阴影斑、网格状阴影、皲裂样不规则线状阴影等。但上述变化非常细微,与萎缩的黏膜极为类似,必须有良好的X线图像,除观察病变部位本身外,还要分析周围的非癌黏膜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X线表现。

图 6 女,66岁,Ⅱb型早期胃癌 图 6a 气钡双对比造影示胃体下部小弯近角切迹胃小区不规则区域(箭头) 图 6b 胃镜图片。新鲜标本可见境界清晰的非常浅表的凹陷性病变,标本固定后难以发现。病理:中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浸润黏膜固有层全层(箭头)

6 Ⅱc型早期胃癌

Ⅱc型早期胃癌是指凹陷深度 < 5 mm的表浅凹陷型病变。从组织病理学上,胃癌组织学类型繁多。Lauren[2]将其归纳为肠型和弥漫型两大类别。中村恭一[3]从黏膜内发生角度将Ⅱc型早期胃癌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两大类别。肠型癌或分化型癌包括乳头状腺癌、高分化和中分化管状腺癌及高分化癌来源的黏液癌等;弥漫型癌或分化型癌包括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及来源于印戒细胞癌的黏液癌等。这两类病变胃黏膜的状态、病变的进展方式、肿瘤的肉眼形态、预后和转移方式等在临床病理学特征上存在差异,其生物学特征表现也不同。

诊断凹陷型早期胃癌时,把握组织类型非常重要。早期胃癌的大体形态和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的基本要素包括:凹陷面、凹陷边缘、黏膜皱襞和皱襞纠集4项(图 7)。基于以上4项因素,未分化型癌和分化型癌的病理与大体形态特征可归纳如下[4-6]:①未分化型癌起源于胃固有黏膜腺体的颈部,几乎不形成腺管,在破坏上皮的同时呈浸润性生长,癌浸润的黏膜脆弱,易发生糜烂或萎缩。凹陷边缘境界清楚,呈粗大的断崖状截然分界。癌浸润的黏膜面由于残留正常黏膜腺管,形成多发再生上皮结节,在凹陷面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颗粒。黏膜皱襞纠集时,皱襞尖端在凹陷边缘中断,可见骤然变细。鲜有黏膜皱襞纠集进入凹陷面中心(图 8)。②分化型癌源于肠上皮化生黏膜腺体的底部,在形成腺管的同时,置换上皮,呈膨胀性生长。因此,凹陷边缘由于癌的压迫,易形成细微的非癌性隆起,表现为锯齿状、棘状的凹陷边缘。与未分化型相比,多表现为和缓的浅凹陷,境界不清。凹陷面缺乏糜烂与再生变化,颗粒不明显,或呈细微的平滑改变。合并深糜烂或溃疡者,伴再生和修复,有时可见1个圆形或类圆形的粗大颗粒。黏膜皱襞尖端可见渐进地增粗或变细,多直达凹陷的中心(图 910)。

图 7 凹陷性早期胃癌的组织类型特征示意图

图 8 男,42岁,Ⅱc型早期胃癌 图 8a 钡剂造影示胃体下部前壁凹陷性病变,周围可见黏膜皱襞纠集,凹陷内可见粗大颗粒状残留黏膜岛(箭头) 图 8b 胃镜图片。病理:黏膜内可见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黏膜下层中度浸润。病变中央有溃疡瘢痕 图 9 男,60岁,Ⅱc型早期胃癌 图 9a 钡剂造影示胃体中部后壁黏膜皱襞纠集,似溃疡瘢痕(箭头) 图 9b 胃镜见胃角切迹前壁黏膜皱襞纠集伴境界不明显的浅凹陷病变(箭头)。病理:高分化腺癌,黏膜下层轻度浸润 图 10 男,70岁,Ⅱc型早期胃癌 图 10a~10c 钡剂造影示胃体下部偏前壁黏膜皱襞纠集,局部为凹陷型病变,凹陷中央可见单个结节样隆起(箭头) 图 10d 胃镜图片。标本见黏膜面表浅凹陷性病变,凹陷内黏膜微细结构消失变平滑(箭头)。病理:中高分化腺癌,黏膜下层轻度浸润 图 11 男,52岁,Ⅲ型早期胃癌,胃体下部后壁溃疡伴皱襞纠集,龛影周围可见境界清楚、边缘不规整的黏膜的凹陷性病变,溃疡性病变为开放性溃疡,周围区域为含有低分化腺癌的印戒细胞癌 图 11a11b 钡剂造影示胃体下部后壁溃疡,伴皱襞纠集,龛影周围可见境界清楚、边缘不规整的黏膜的凹陷性病变(箭头) 图 11c 胃镜图片。病理:溃疡周围区域内含有低分化腺癌的印戒细胞癌

7 Ⅲ型早期胃癌

Ⅲ型早期胃癌是指沿开放性溃疡龛影的边缘存在Ⅱb或Ⅱc样早期胃癌的病变。Ⅲ型或Ⅲ+Ⅱb型或Ⅲ+Ⅱc型早期胃癌合并的溃疡与良性消化性溃疡的肉眼观察形态类似。Ⅲ型或Ⅲ+Ⅱb型或Ⅲ+Ⅱc型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需显示溃疡龛影边缘或周围黏膜的细微变化,如溃疡龛影的边缘有局部轻微的不整、边缘锯齿状或蚕食状轮廓、胃小区不规则、轻微的凹凸变化导致的钡剂厚度差别(图 11)。一般认为加压法更有利于显示溃疡龛影周围细微变化。但如溃疡龛影周围癌浸润黏膜面的范围很小,无论X线还是肉眼观察均很难识别黏膜面的形态变化。

早期胃癌以凹陷型居多,尤其是表浅型早期胃癌,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良好地显示胃黏膜面细微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的细微改变。数字平板探测器的普及,为提高胃黏膜面细微结构的清晰度提供了仪器设备的保障。同时,熟练应用X线钡剂造影技术,如合理使用黏膜法、加压法和充盈法,必要时使用薄层钡剂流动技术,可评价黏膜面凹陷深度和隆起高度[7-9]。显示病变基底部的切线位图像对分析胃壁的柔软度也非常重要。对表现为明显溃疡龛影的病变,应注意观察溃疡龛影周围的细微变化,以利于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参考文献
[1]
日本胃癌学会. 胃癌取り扱い規約[M]. 13版. 東京: 金原出版株式会社, 2003, 5-26.
[2]
Lauren P. The two histological main types of gastric carcinoma:diffuse and so-called intestinal-type carcinoma[J]. Acta Pathol Microbiol Scand, 1965, 64: 31-49. DOI:10.1111/apm.1965.64.issue-1
[3]
中村恭一. 胃癌の構造[M]. 東京: 医学書院, 1990, 5-53.
[4]
渡邊玄, 渡邊英伸, 味岡洋一, 等. 胃型の高分化型早期胃癌の病理学的特徵[J]. 胃と腸, 2003, 38: 693-700.
[5]
長浜隆司, 中島宽隆, 宫本彰俊, 等. 切開·剝離法(ESD)に必要な胃癌術前診断——X線診断[J]. 胃と腸, 2005, 40: 730-742.
[6]
刘林祥, 邓炳幸, 刘玉金, 等. Ⅱc型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4(12): 1334-1338. DOI:10.3760/j.issn:1005-1201.2007.12.010
[7]
Kitajima K, Fujimori T, Fujii S, 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epth of submucosal invasion in submucosal invasive colorectal carcinoma:a Japanese collaborative study[J]. J Gastroenterol, 2004, 39: 534-543.
[8]
刘林祥, 邓炳幸, 张玫, 等. 侧方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特征[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 5(5): 352.
[9]
刘林祥, 王军, 饭沼元. X线气钡双对比检查对结肠癌浸润深度的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 8(2):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