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机关人员骨密度降低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效果研究 | ![]() |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山东 济南 250011
近年来,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已成为困扰脑力劳动者及老年人的重大问题,不少学者已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到防治骨质疏松和骨密度降低的研究中[1]。为此,本文通过对济南市机关人员的骨密度查体数据与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相关性,并对其中肾虚型患者进行中药干预,监测其骨密度变化情况,为中医治未病应用于骨密度降低人群的可能性作出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12月在济南市机关医院接受超声骨密度检测的查体者共855例。骨密度检测异常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属肾虚型(阳虚、阴虚、气虚)进行中药干预研究。本研究已通过济南市机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受试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骨密度检测采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部位为跟骨。骨密度降低标准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2],结合《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对骨密度测量的共识》[3],骨密度正常为T值≥-1,骨密度降低为-2.5 < T值< -1,骨质疏松为T值≤-2.5。
1.2.2 中医体质辨识采用以《中医体质学》[4]为基础的中医体质辨识仪问卷表格进行分析和报告,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1.2.3 药物将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钙片[通用名:碳酸钙D3片(Ⅱ),商品名:朗迪,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675],1片/d[含碳酸钙1.25 g(相当于钙500 mg),维生素D3 200 U]口服;治疗组给予钙片(同对照组)及中药独活、骨碎补、杜仲、淫羊藿等量加工至水丸,每日12 g口服,用药时间2017年1—9月(因患者依从性等因素,服药时间未统一,服药时间累计≥6个月者视为合格病例)。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行数据分析。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组间均值差异。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密度的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表 1)。表 1 855例骨密度的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
![]() |
骨密度正常701例,骨密度降低(145例)与骨质疏松人群(9例)共154例,50岁以上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女性高于男性(P < 0.05)。
2.2 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在骨密度降低人群中,肾虚型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患者共110例,显著高于其他体质(图 1),其中男33例,女77例。
![]() |
图 1 骨密度降低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图 |
2.3
肾虚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组间治疗后骨密度T值比较见表 2,3。
表 2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骨密度比较 |
![]() |
表 3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比较(x±s) |
![]() |
2组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及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组改善骨密度T值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表 3)。
3 讨论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有两点需探讨:①检测方法,目前以双能X线骨密度值为金标准,但骨强度、骨质量也是预测骨折风险的重要指标[5],对于未普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基层医院,超声骨密度仪具有普查与初步筛查骨密度降低患者的功能;②患病年龄,目前倾向于绝经后女性与50岁以上男性,由于女性绝经年龄的不确定性,给数据收集统计带来一定影响。王朋洁等[6]将女性入组条件设定为≤70岁,停经1年以上,较为合理。
本研究目标人群是济南市机关人员,其较普通社区居民,有缺乏室外活动、脑力工作量大、压力较大等特质,故体质类型中以虚证多见。机关女性骨密度降低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且发病年龄较早,这提示应将其作为重点防治人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主骨生髓,肾充则髓实。”《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脊者....其充在骨”。肾虚者往往出现肢体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的现象,且本研究中阳虚患者多有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等症,阴虚者多腰酸、潮热、盗汗,气虚者多体倦乏力等,故可将此3种体质归于肾虚型体质。
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值经过治疗后均不同程度改善,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一直是全球权威学术机构临床指南的基本策略。张智海等[7]在参考中国、日本、韩国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指南后提出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方法:每日一次服用碳酸钙和维生素D3补充剂的剂量以元素钙500~600 mg和维生素D3 200 U为宜,比较适合中国成年人群预防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8]指出,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 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 000~1 200 mg。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 mg,尚需每日补充元素钙500~600 mg。本研究人群为机关人员,其营养状况及膳食摄入钙量均符合国民营养膳食要求[9]。所选钙剂亦符合指南要求,故2组骨密度降低程度均有所好转。
本研究所选的淫羊藿、杜仲、独活、骨碎补四味中药均为补肾壮骨类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肾主骨生髓”是中医肾脏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医学对“肾主骨生髓”的认识多从人体激素调控水平阐释。尚奇等[10]指出,老年性骨质疏松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肾脏的关系较为密切,肾虚骨衰髓减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的根本病机。在治疗方面,古代和现代医家多采用补肾强骨、填精益髓的方法。秦臻等[11]认为,“精不足”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形不足”是其表象;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常见证型的防治当“补之以味”,以“填精”为基础,同时根据临床兼证配合使用他药。本方中淫羊藿、骨碎补补肾助阳,益精填髓;杜仲、独活强健筋骨,相比起单纯应用钙剂,综合运用中药配合钙剂应用对骨量较低具有更好的治疗改善作用,但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与济南市机关人员骨密度降低具有相关性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经补肾助阳类中药与钙剂共同干预后,患者骨密度T值改善优于单纯钙剂治疗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 |
蔡亮, 江静华, 杨健松. 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 新中医, 2011, 43(7): 51-52. |
[2] |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3(4): 2-17. |
[3] |
程晓光. 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对骨密度测量的共识[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4, 10(4): 531-534. DOI:10.3969/j.issn.1006-7108.2004.04.042 |
[4] |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79-82.
|
[5] |
王洪复.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 26(4): 285-288. 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6.04.021 |
[6] |
王朋洁, 刘瑞芬, 师伟, 等.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降低与中医体质辨识的相关性[J]. 河北中医, 2015, 5(37): 657-659, 665. |
[7] |
张智海, 张智若, 刘忠厚, 等. 中国大陆地区以-2.0SD为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回顾性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 22(1): 1-8. DOI:10.3969/j.issn.1006-7108.2016.01.001 |
[8] |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38(2): 127-150. |
[9] |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12-23.
|
[10] |
尚奇, 任辉, 沈耿杨, 等. 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J]. 中医杂志, 2017, 58(16): 1433-1435. |
[11] |
秦臻, 任艳玲. 从"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 中医杂志, 2017, 58(12): 1021-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