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Issue (3): 23-32  

引用本文  

付秀梅, 刘亚萍, 徐宇哲, 等. 基于ISM-AHP的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 23-32.
Fu Xiumei, Liu Yaping, Xu Yuzhe, et al. A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 Marine Bio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rket DevelopmentBased on ISM-AHP Method[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2018, (3): 23-32.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传统药源生物资源挖掘整理研究”(2013AA093001);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典型海洋环境药用生物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05038);国家海洋局软科学项目“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路径研究”(G.2200204.150201)

作者简介

付秀梅(1967-),女,辽宁新民人,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3-30
基于ISM-AHP的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研究
付秀梅 , 刘亚萍 , 徐宇哲 , 姜姗姗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从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产品自身、消费者需求、政策保障、技术水平五个层面确定26个影响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因素;通过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的四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ISM),确定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制约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13个直接要素的权重。结果表明,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供给、品牌知名度、政府扶持力度、替代产品威胁四个因素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较大,权重分别为0.2894、0.1776、0.1663和0.1027。针对研究结果, 从市场供给、营销推广、政府扶持、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生物医药产品    市场开拓    解释结构模型(ISM)    层次分析法(AHP)    
A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 Marine Bio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rket DevelopmentBased on ISM-AHP Method
Fu Xiumei, Liu Yaping, Xu Yuzhe, Jiang Shanshan     
School of Economic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this paper concludes 26 factors influencingChina marine bio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rket development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enterprises, products, consumers, technology, and policy. This paper sets up a four-hierarch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 (ISM)for marine bio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rket development, to figure out the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factors.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s of 13 direct factors in the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four factors that have major effects on the market development, which are product supply, brand recognition,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 and.substituted products threat, and their weights are0.2894, 0.1776, 0.1663, and 0.1027,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proposedpromoting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China marine bio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rketfocusing on market supply, marketing promotion,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Key words: marine biopharmaceutical products    market development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SM)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    
一、引言

海洋特殊的水体环境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探索海洋药物的巨大宝库。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洋生物资源成为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愈加重视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沿海国家将海洋资源利用定为基本国策,制定战略规划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例如美国的“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欧盟的“PharmaSea计划”和日本的“海洋蓝宝石计划”。通过上述规划, 人类不断发现新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制出多种海洋天然产物专利药品,进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深层次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生产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制品,成为各海洋大国激烈竞争的热点领域,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中国是海洋大国,20世纪80年代海洋药物研究正式被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经过近40年的发展, 积累了一批科研成果。根据《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未来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将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成为促进中国海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规划和决策的先后出台,促进了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稳步发展。但是,总体来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水平较低;[2]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尚未被社会消费者广泛了解和接受,市场占有率低,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于国内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探索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因素与推动机制,对拓展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洋生物医药产品是指利用海洋生物或从其体内提取出的有效活性物质进一步加工制成的海洋药品、保健品、功能制品以及化妆品等产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解决疑难杂症、保健和养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新型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传统医药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代谢多样性,赋予了海洋药用生物特殊的分子结构,因而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具有独特的功效,成为人类解决健康问题的新希望。同时,中国辽阔的海域为海洋生物医药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截至2015年6月,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发现725种海洋药物资源,[3]具有巨大的潜在药用开发价值。因此,海洋生物医药是中国未来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海洋生物医药业是本世纪最有前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多年来学者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药物发现和产业发展层面。在海洋药物发现方面,2009年出版的《中华海洋本草》记载了中国3600年来海洋药物的发展历程,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记录了613味海洋传统中药和两万余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4]自从1985年中国研制的首个海洋药物藻酸双脂钠(PSS)面世以来,海力特、甘糖酯、烟酸甘露醇等药物获得国家批准上市。同时,以海珍品研制出海珍宝口服液、用中国鲎提取获得鲎试剂、用牡蛎制成春雪安、以海蛇为主要原料制成海蛇追风酒等十余个海洋药物品种。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针对海洋生物医药研发进展缓慢等问题,有学者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层面,指出通过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中国海洋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5]此外,还有学者依据组合模型,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将呈现迅速发展趋势,助力中国蓝色经济的发展。[6]在这一形势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推动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例如,有学者分别从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角度和产业集聚角度出发,[7-8]从环境、资金、渠道等层面探索优化外部环境、拓展融资来源、构建交流平台等有效发展途径。还有学者指出发展政策引导型、人才专业化、技术主导型、资源优化型、特色资源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9]参考欧洲的发展模式,对现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关资源进行重新调配整合、宏观规划,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进程;[10]通过在国际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探索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国际化发展道路。[11]还有学者针对地方特色对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区域性发展进行了研究。[12-14]

综上所述,学者们重视海洋药物的研发,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助力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的路径、模式和对策建议,为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迄今为止,针对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问题的研究尚少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和社会调研,结合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从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产品本身、消费者需求、政策保障、技术水平五个层面入手,识别确定出26个影响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因素,并建立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的四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识别直接影响因素,即推动产品市场开拓最直接有效的着手点;采用AHP对表层直接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和评价,确定权重比较大的直接影响因素;针对评价结果给出开拓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的对策建议,以期在发展“蓝色经济”的浪潮中助力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的开拓。

二、基于ISM的影响因素结构层次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简称ISM,由美国J.华菲尔特教授在1973年首次提出。ISM通过对一个复杂系统建立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可以直观反映出模糊系统中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15](P88-110)这一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一项复杂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是揭示系统内部要素关系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的多层次结构图,确定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制约关系,为后文确定直接影响因素的权重奠定基础。

(一) 影响因素确定与指标体系构建

为合理确定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因素,本研究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咨询沿海11省市24位相关科研院所专家、发放社会调查问卷,同时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将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因素、产品本身因素、消费者因素、政策保障、技术水平因素五个层面,每个层面下再分设若干个相关子要素,具体如表 1所示。

表 1 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体系

第一,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高,高端医药产品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但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进程缓慢。在海洋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生物医药业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等特点,要求相关企业在资本、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积累,这无疑给企业的生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企业层面下设七个要素,分别为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融资能力、企业利润水平、企业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营销推广力度、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同类企业间竞争程度、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第二,海洋生物医药产品自身因素。目前,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尚未被大众所普遍接受。从产品层面来看,价格、品牌、供应状况、功效等因素对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较大。此外,海洋生物医药产品面世需要做好从科研机构研发到生产企业转化之间的衔接,对研产这一链条的完整性有较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在产品自身层面下设六个要素,分别为市场价格相对优势、替代品威胁、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市场上产品结构状况、海洋生物医药产品供应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产品功效。

第三,消费者需求因素。产品市场开拓的终端为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会对其产品市场开拓产生重要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业作为一个技术含量高的新行业,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水平会影响到他们对此类产品的选择和接受。同时,由于资源提取、研究开发等成本因素,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价格通常相对较高,所以其产品的市场开拓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密切相关,选取收入水平代表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因此在消费者层面下设六个要素,分别为市场需求、健康生活观念、消费偏好、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认知程度。

第四,技术支持因素。中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但真正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仅仅是通过技术开发出来并且成功转化为生产力的部分。此外,将能够利用的资源进一步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也要求具备高精尖的技术。鉴于此,在技术层面下设置海洋生物资源提取利用能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水平及科研成果丰富度来衡量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水平。

第五,政策保障因素。在“蓝色经济”浪潮兴起的背景下,中国的海洋生物医药业会实现较快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中国与沿线国家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特别是海洋药物,在销售之前要面临严格的上市许可制度,成为相关产品面世的瓶颈之一。因此在政策保障层面设立国家医药产品的上市制度、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国际合作和蓝色经济发展战略五个要素。

(二)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1、建立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A用来描述系统中两两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即经过长度为1的通路后两要素之间的可达程度。依据第一部分对影响因素的确定,通过分析两两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表 1中的影响因素建立相邻矩阵A,若Si对Sj有直接影响关系,则元素aij=1,否则aij=0。

2、建立可达矩阵

可达矩阵M描述了有向连接图两要素之间通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到达的程度,即M用来表示系统各要素之间任意次传递性二元关系。运用布尔矩阵的运算规则(0+0=0,0+1=1,1+0=1,1+1=1,0×0=0,0×1=0,1×0=0,1×1=1),将相邻矩阵A与同阶单位阵I(I表示各个要素可以到达自身)相加得到的矩阵A+I进行一定的幂运算,直至(A+I)k-1≠(A+I)k=(A+I)k+1,则M=(A+I)k,k为最大传递次数或路长。可达矩阵M的元素mij为1表示要素si直接或间接影响要素sj,二者之间存在着可以到达的通路;否则,二者没有影响关系。运用Matlab进行矩阵运算,最终得到可达矩阵M。该矩阵的行从上向下或列从左向右代表的元素依次为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S21,S22,S23,S24,S25,S26

3、影响因素的级位划分

为了把握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之间作用的层次关系,需要进行可达矩阵的级位划分,将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划分成不同级次。

(1) 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可达集和先行集。把影响因素Si可以到达的影响因素集合定义为Si的可达集,用R(Si)表示,R(Si)={Sj∈S | mij=1,j=1,2,…,26},即R(Si)由可达矩阵中第Si行中所有元素为1的列对应的要素构成;把可以到达影响因素Si的影响因素集合定义为Si的可达集,用R(Si)表示,R(Si)={Sj∈S | mji=1,j=1,2,…,26},即A(Si)由可达矩阵中第Si列中所有元素为1的行对应的要素构成。其中i=1,2,…,26;S为所有要素的集合。结果如表 2所示。

表 2 影响因素和可达集、先行集

(2) 确定最高级要素集合。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级要素集合,是指没有比它更高级别的要素可以到达。其他元素可以到达最高级要素,而这些要素不能到达其他要素。根据矩阵M级间分解的条件,即R(Si)∩A(Si)=R(Si)提取最高级要素,然后在可达矩阵中去掉这些要素所在的行和列,对剩下的元素重复上述操作,可以求出所有要素对应的级位关系,集合表示为:L1={Sj∈S | R(Si)∩A(Si)=R(Si),i=1,2,…,26},L2={Sj∈S-L1|R(Si)∩A(Si)=R(Si),i < 26},…,Lk={Sj∈S-L1-…-Lk-1 | R(Si)∩A(Si)=R(Si),i < 26}。本文求得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第一级影响因素L1={S1,S4,S6,S22,S11,S12,S13,S9,S8,S14,S16,S17,S19},去掉M中第一级元素所在列和行;重复该步骤,依次得出第二级影响因素L2={S3,S2,S7,S5,S20,S10,S15,S18},第三级影响因素L3={S23,S25},第四级影响因素L4={S24,S21,S26}。

(3) 调整可达矩阵。按照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之间的级次关系,可以得到按级间顺序排列的可达矩阵M’,该矩阵的行从上向下或列从左向右代表的元素依次为S1,S4,S6,S22,S11,S12,S13,S9,S8,S14,S16,S17,S19,S3,S2,S7,S5,S20,S10,S15,S18,S23,S25,S24,S21,S26

4、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根据上述得到的按级顺序重新排列的可达矩阵,据此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图 1)。

图 1 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三) 模型结果分析

图 1可以得出,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构成了一个多层递阶结构体系,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表层直接影响因素

根据ISM模型,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直接因素包括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因素、产品本身因素、消费者需求因素、政策保障因素四方面。

首先,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与生产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的营销推广力度等都有着密切关系。企业的利润水平决定了是否具备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来支持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推广的能力。营销推广的策略则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为消费者广泛认知。企业生产到达成长或成熟期时,产品生产将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其次,产品的相对价格及替代产品也将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份额。因为现实中消费者对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这类产品的品牌有明显的个人偏好,[16]所以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此外,产品最终面向的对象是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是影响产品市场开拓的直接因素。最后,政府对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的资金支持是开拓产品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中间间接影响因素

由于海洋生物医药产品蕴含的概念和技术相对先进,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健康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将影响其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认知、选择、购买欲望和接受程度。从医药市场上的产品结构来看,目前中国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对象是价格低廉的传统产品或者是所谓优质的进口产品,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小,未能对大众的消费心理产生足够的影响。此外,当企业生产达到较高的规模化程度时,可以节约成本;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率也对开拓产品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还受海洋生物资源及提取利用能力的影响。

3、深层根本影响因素

海洋生物医药业作为一个技术精、投入大的行业,对科研技术水平和人才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同时对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应用型研究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以及“蓝色经济”浪潮为海洋生物医药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提高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减轻制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提升科研和生产积极性,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国不仅可以吸收先进研发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可以借助“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战略契机,利用相关国家的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开拓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国际市场,实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三、基于AHP的影响力分析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Thomas.L.Saaty院士在1973年首创,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把一个具体问题中的影响因子划分成相互联系的层级,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获得每层指标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值,据此可以分析评价每一层各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在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中,表层直接因素应该成为推动产品市场开拓最直接有效的着手点。因此,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深入研究各直接影响因素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程度,并对权重值进行排序,依据研究结果给出结论。

(一) 建立多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前文通过ISM分析了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为深入剖析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对其相对重要性给予评价,依据图 1对13个直接影响因素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图 2)。

图 2 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直接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分析图
(二) 建立判断矩阵

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依据Satty的“1-9标度法”对两两要素相对重要性比较结果进行赋值。通过调研,得到沿海11省市24位相关科研院所专家的打分结果,将打分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两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评价值,最终计算得到两两要素相对重要性的标度值zi(表 3)。

表 3 判断矩阵、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三) 一致性检验及组合权重

由于判断矩阵的元素值来源于决策者的两两比较,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性,为了保证AHP得到的结果基本合理,需要对各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通常使用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其中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可以判定该矩阵达到完全一致性的标准;否则,判定该矩阵不能满足完全一致性的判断标准,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采用方根法计算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到本层各影响因素相对上一层因素的重要性权重值。各判断矩阵及相应的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指标值见表 3

通过层次单排序,由上述四个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的四个相对一致性指标CR均小于0.1,依据判断矩阵完全一致性的条件可得,上述四个矩阵均达到完全一致性的判断标准。

(四) 综合重要度的计算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上述因素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程度,依据上述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得到层次总排序结果(表 4)。

表 4 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最终权重排序

通过层次总排序,得出相对一致性指标CR=CI/RI= ∑wiCIi/∑wiRIi =0.0280 < 0.1,可知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可以进一步进行评价结果分析。

(五) 结果评价 1、一级指标权重结果评价

依据表 4的结果,在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的一级指标中,各要素按权重大小排序为:海洋生物医药产品自身因素(B2/0.666)>政策保障因素(B4/0.166)>生产企业因素(B1/0.108)>消费者因素(B3/0.059)。首先,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与产品自身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产品层面做得越好,越能够满足和带动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市场开拓的促进作用越大。其次,政府在资金方面扶持会加快相关科研成果的研发,同时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撑,进而为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开拓起到积极作用。再次,生产企业因素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比消费者层面的因素更重要。因为海洋生物医药业是一个对技术、资金、管理以及营销推广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的行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的保障,而企业营销推广理念和力度对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环境、使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产品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终端为广大消费者,市场需求情况对市场开拓的影响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人类疾病谱因环境污染严重、工作压力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原因而发生改变的新时代,人们对新型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总之,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开拓需要从产品自身状况着手,同时结合相关生产企业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三方面虽然重要程度不同,但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2、二级指标权重结果评价

表 4可知,二级指标中产品供给、品牌知名度、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替代品威胁的权重居于前四位,说明这四项指标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较大。

(1) 市场上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供给数量和种类对产品市场开拓的影响程度最大,权重为0.289,是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的第一大因素。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新型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市场上海洋生物医药产品丰富的种类和充足的数量是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和保证。

(2) 品牌知名度居于第二位,权重为0.178,表明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品牌与其产品市场开拓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海洋生物医药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具有较强的品牌偏好。一般而言,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越高,消费者的心理满足程度越高,因而会有更强的购买欲望。

(3) 居第三位的因素是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权重为0.166。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离不开国家对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的扶持。海洋生物医药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能够为该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一方面,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可以加快研发步伐;另一方面,对相关企业的补贴、税收优惠等举措能够保障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4) 替代药品的威胁居第四位,权重为0.103,这与目前市场上国内外替代品市场份额庞大的现状相吻合。具有相对价格优势的国内传统产品通常会成为普通大众的选择;进口产品因其品牌优势和产品声誉,受到高端消费者的青睐。海洋生物医药产品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其功效尚未被大众了解,既没有传统产品的价格优势,也不具备进口产品的品牌优势。替代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越大,越不利于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市场开拓。

四、对策建议

针对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开拓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根据目前产品市场发展的困境,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增加海洋生物医药产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做好新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在现代企业,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生产企业这类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研制新产品(R & D)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重点。R & D为企业满足市场需求、改善消费结构、赋予企业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提供前提条件。因此,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供给、新产品的开发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首先,应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打造企业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上解决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供给问题。其次,为保持海洋生物医药业持久的生命力,需要通过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进研产一体化,提升研究成果落地可能性。再者,改良医药产品审批程序,优化产品上市环境。建议改进上市许可制度,将生产许可与上市许可独立,简化审批流程,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减少企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为生产企业打开海洋生物医药产品通向市场的绿色通道。

(二) 健全企业营销体系,制定长远的品牌战略

首先,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及市场情况,在目标市场上采取有效策略,做好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营销工作。建议企业针对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特点,在前期采取差异型或密集型市场策略,探测产品的市场状况和潜在需求。其次,海洋生物医药企业要确定产品策略。由于产品销售状况和获利能力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当明确自身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策略。就目前来看,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制造成本高、消费者认知度低等问题,所以企业应着力于稳定并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此外,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产品营销渠道和渠道策略,重视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议海洋生物医药企业采取短渠道和窄渠道策略,严格把控产品的零售价格。鉴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公益性,建议国家新闻媒体制作特色系列公益广告进行广泛宣传,与公众建立友好关系。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医学杂志的专项广告,全方位提高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知名度,拉动市场需求。最后,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初期,企业应把握好市场定位,建议采用单一品牌策略,专注生产某几类海洋生物药物、保健品、功能制品和化妆品,利用专业营销队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三) 加大对“研产”的扶持,夯实发展基础

海洋生物医药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尚未形成健全的发展体系。针对其投入大、技术精、风险高的特征,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和宏观管理层面对海洋生物医药的发展给予支持。[17]首先,中国现阶段海洋生物医药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定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制定适合该产业发展的政策,如规范科研专利保护法规等。同时,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为企业和研究机构给予资源和项目支持,以期取得突破性创新进展。[18]其次,目前市场上相关生产企业大都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资本和技术积累来支撑产品推广,所以政府有必要出台有效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为这类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从而保障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四) 开展国际合作,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国内外替代产品的威胁

首先,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无限潜力吸引着全球海洋强国的目光,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海洋科研技术方面长期遥遥领先,中国要想在该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次,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寻求同沿线海洋国家的合作。充分利用相关国家的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合作研发和生产,在丰富生产原料的同时,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应当在全球蓝色浪潮中把握发展机遇,建立优秀的民族品牌,迎接来自国内外替代产品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 北京: 前沿产业研究院, 2013. (0)
[2]
纪建悦, 王奇.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的我国海洋经济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1): 43-49. (0)
[3]
Fu X M, Zhang M Q, Shao C L, et al. Chinese marine materia medical medical resources:status and potential[J]. Marine Drugs, 2016, 14(3): 46. DOI:10.3390/md14030046 (0)
[4]
王长云. 中华海洋本草[J]. 中国海洋药物, 2010, 29(03): 61-62. (0)
[5]
付秀梅, 陈倩雯, 王东亚, 等.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成果产业化国际合作机制研究[J]. 太平洋学报, 2015, 23(12): 93-102. (0)
[6]
郑莉, 蔡大浩. 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01): 69-76. DOI:10.3969/j.issn.1002-6711.2016.01.013 (0)
[7]
韩立民, 周乐萍. 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 2013, (05): 109-116.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13.05.018 (0)
[8]
黄盛, 周俊禹.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 2015, (07): 44-47. (0)
[9]
王娜, 付秀梅, 戴桂林, 等. 广西海洋生物药业发展路径探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17, 36(03): 60-66. (0)
[10]
顾劲松, 于江, 邹向阳, 等. 借鉴欧洲模式加快辽宁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2): 63-66. DOI:10.3969/j.issn.1002-6711.2008.02.019 (0)
[11]
Fu X.-M., Jiang S.-S., Wang N., Wang S.-Q., Wang C.-Y. A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marin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J]. Sustainability, 2018, 10(2): 399. DOI:10.3390/su10020399 (0)
[12]
孙吉亭, 孟庆武.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 2012, 30(03): 90-96.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12.03.014 (0)
[13]
白福臣, 林凤梅. 湛江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 2015, 33(04): 51-58.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15.04.009 (0)
[14]
袁象, 孙玉美. 基于产业联动理论的长三角海洋产业发展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6, (04): 78-80. DOI:10.3969/j.issn.1007-368X.2016.04.026 (0)
[15]
白思俊. 系统工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0)
[16]
周永生, 窦均林. 广西制药企业实施品牌策略的研究[J]. 学术论坛, 2005, (09): 74-81. DOI:10.3969/j.issn.1004-4434.2005.09.019 (0)
[17]
黄盛, 姜文明. 山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2): 14-18. (0)
[18]
李钰婷, 高山行. 生物医药企业政治行为影响产品创新的机理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7): 80-8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