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Issue (5): 28-35  

引用本文  

花昭红, 韩庆. “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半岛区域渔业产业竞争力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28-35.
Hua Zhaohong, Han Qing.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Fishery Industry in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2018, (5): 28-35.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科院社科规划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对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7CJJJ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花昭红(1971-),女,山东潍坊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顾客价值与服务营销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7-10
“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半岛区域渔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花昭红 , 韩庆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山东半岛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国家实施蓝色海洋战略的重点区域,而渔业产业是蓝色海洋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明确各个地市渔业产业竞争力水平,有利于各地市选择合适的战略发展途径,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有利时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论文以山东半岛地区八个地市的渔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析分析法确定渔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其权重,并使用2011—2015年《山东渔业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山东半岛八个地市2011—2015年的渔业产业竞争力,最后综合分析渔业产业竞争力,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渔业产业    产业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Fishery Industry in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ua Zhaohong, Han Qing     
College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Shandong Peninsula is the key region to implement Chinese Blue Ocean Strategy as part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fishery industry is the main content of Blue Ocean Strategy. In order to seize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and gain more development, eight prefectural-level cities in Shandong Peninsula should identify their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shery industry and choose the suit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article takes the fisheries in eight prefectures and cities in Shandong peninsul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etermines the index system of fishery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weight through experts' scoring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gether with the Shandong Fisheries Statistical Yearbook from 2011 to 2015. The data from the Yearbook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fishery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ight prefectures and cities in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2011 to 2015. Finall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shery industry will b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will be given.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ishery industry    fishery competivenes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山东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半岛三面临海,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渔业经济成为山东半岛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山东半岛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建设“海上山东”和“蓝色经济区”的背景下,渔业经济较快发展,渔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局面正在形成。[1]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支点和陆海交汇点的山东半岛,融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是其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水产品养殖、生态渔业、休闲观赏渔业等渔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3年,山东半岛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和渔业总产值分别为3153.9亿元和1397.4亿元,至2016年,山东半岛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和渔业总产值分别为3902亿元和1485.58亿元,与2013年相比,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和渔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23.7%和6.3%。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和渔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山东省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低位运行,2012年,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分别为-6.2%、-4.5%;2013年,进出口贸易略有起色,增长速度分别为0.6%、-2%。2014年,山东省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分别是1.9%、3.5%,总体开始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但是出口产品中高价值及精深加工产品比重低,初级产品比重大。2015年,水产品进出口再次陷入低迷状态,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4%、7.6%。[2]从这几年的进出口数据可知,山东省水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较弱,国际竞争力水平低。

总体来看,山东省渔业产业竞争力比较低。山东半岛是山东省渔业产业的集中地,提高山东半岛各地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山东省的渔业产业发展水平。山东半岛渔业产业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是制定下一步产业政策和对外经贸往来的决策依据。本文在论述渔业产业竞争力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山东半岛渔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方向。

二、现有渔业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 (一) 产业竞争力

迈克尔·波特在大量实证基础上提出了“钻石模型”,用六大因素构成的菱形图分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认为产业竞争优势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有机会和政府这两个重要变量,但其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后来有些学者对“钻石模型”进行了延伸。鲁格曼和克鲁兹在分析加拿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时形成了“双钻石模型”;韩国汉城大学教授赵东成在分析韩国的产业竞争力时提出了“九因素模型”等,针对我国现实,张金昌提出了“九因素分析法”,以及刘小铁的“五要素论”。

金碚在研究中曾定义过产业竞争力;又在其《竞争力经济学》中,明确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裴长洪认为产业竞争力取决于不同产业各自的绝对优势,像质量、成本、价格等一般市场比较因素。郭京福从在市场上的差异化能力出发,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体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高效配置及转换,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张超以生产效率为核心将其定义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因此提出了产业组织效率理论。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方法总体上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类,其中定量分析方法由于有数据作为支撑,因此更具有说服力,近些年来使用较广。[3]

(二) 渔业产业竞争力

王淼等学者将渔业产业竞争力定义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某一区域渔业产业能在发展过程中比其他区域同类产业在更有效地拥有、转化、配置渔业资源的基础上,争夺、控制市场,并保持持续增长与盈利的综合实力。[4]王骞等认为,渔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渔业部门在一定时期,通过整合渔业资源,在国内外水产品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增长并不断获得盈利的综合实力。[5]

部分学者针对渔业竞争力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探讨。王淼、李国飞通过构建起“SCP-S”分析框架,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界定渔业产业竞争力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沿海九省区渔业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4]秦宏、陈旭依据GEMS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对集群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岛市海洋渔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6]王友丽、王健应用逼近理想点法对福建省区域渔业竞争力从生产能力的角度进行评价。[7]王骞、史磊根据其构建的渔业省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各省市渔业竞争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发现沿海地区各省市渔业国际竞争力呈现较为明显的三个等级。[5]鹿丽、冯晓芹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财务数据,建立财务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渔业企业的主要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对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有利于明确地区渔业产业的优劣势,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产业提升的重点。

三、山东半岛渔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 渔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关于渔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王友丽等使用应用逼近理想点法对福建省区域渔业竞争力从生产能力的角度进行评价,将生产能力作为评价层,指标层包括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养殖面积、机动渔船、水产品加工产量、渔业人口、渔业从业人员、渔业纯收入等。[7]刘春香等将浙江省渔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分为生产能力、国际化程度、持续增长能力、长期获利能力、科技推广能力和要素禀赋等。[8]汪易易将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为渔业产值、渔船总吨、渔业人口、利用外资、新增固定资产、科研教育投入和技术推广投入等方面。[9]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当前的生产能力和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是评价产业竞争的重要指标。

(二) 渔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构建

在借鉴前人研究和综合山东半岛实际情况下,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渔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

表 1所示,产业竞争力的一级指标包括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能力和产业结构;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关于各个指标的相关数据,有的可以直接在山东省渔业年鉴中得到,有的数据需要统计汇总得到。产业结构系数和加工系数是需要二次计算的。

表 1 渔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
四、渔业产业竞争力分析过程 (一) 层次分析法介绍 1、层次分析法定义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2、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譬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

(2) 构造成判断矩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例标度构造成判断矩阵,直到最下层。

表 2 比例标度表

(3)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对于每一个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矩阵的阶数时,通常难于构造出满足一致性的矩阵来。但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条件又应有一个度,为此,必须对判断矩阵是否可接受进行鉴别,这就是一致性检验的内涵。

CI(CI是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等于最大特征向量减去特征向量数n的差与(n-1)的比值)越小,说明一致性越大。考虑到一致性的偏离可能是由于随机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还需将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为了衡量CI的大小,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RI,其中RI=(CI_1+CI_2+…+CI_n)/n)进行比较,得出检验系数CR,即随机一致性比率(CR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与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之比,即CI与RI的比率)。

如果CR < 0.1,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具有满意一致性。

(二) 运用层析分析法构建渔业产业评价体系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构建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 1所示。

图 1 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成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可设为:A=(aij)n*n,aij是要素i和要素j的重要性比较结果,并且有如下关系:aij=1/aji。其中aij的赋值,本文是采取专家打分表的方法,对aij值的判定值量化标准一般采用1-9标度进行赋值,采取4位研究渔业方向的专家对第i元素相对第j元素重要性进行综合评定。

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根据4位专家打分表,构建判断矩阵,并使用yaahp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5个判断矩阵,其一致性数值如表 3

表 3 一致性检验情况表

所有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并且得到其指标权重值,如表 4

表 4 指标权重表
(三) 渔业产业竞争力数值分析

根据《山东渔业统计年鉴》2011-2015年的数据,得到具体指标的实际数据,将其和权重结合计算,得出山东省半岛地区八个地市2011—2015年的渔业产业竞争力数值。具体见表 5

表 5 山东半岛地区八个地市2011-2015年的渔业产业竞争力

图 2 八个地市渔业产业竞争力变化图

图 3 山东省和八个地市渔业产业竞争力变化图

由得出的数据本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从时间序列来看,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威海、烟台、青岛这三个地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始终位于前三,并且威海的渔业产业竞争力遥遥领先,位于八个地市之首。除了东营和济南之外,其他六个地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是逐年增加,并且威海、烟台、青岛这三个地市在2014年和2015年增速提高。

第二、从各个地市来看,威海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在八个地市之中是排在第一的,但是其与山东省渔业产业竞争力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2015年,威海市与山东省差距最小,威海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是山东省的27.3%。烟台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位于第二,虽然始终次于威海市,但是烟台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逐年增加,其中2015年增幅最大,为5.6%。青岛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位于第三位,也是逐年增加,但是2011年到2014年的增幅较小,2015年的增幅最大,为3.6%,是2012年增幅的2倍多。潍坊、日照和东营,这三个地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在2011年至2015年是不相上下的,其中潍坊和日照在这5年期间,渔业产业竞争力是不断增加的,其中日照的增幅在2014年和2015年尤其明显,在2015年,日照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已经超过了潍坊和东营,位于半岛地区第四位。东营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并不是持续增加的,在2014年的增幅是负值。淄博和济南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城市定位的不同,致使其渔业产业竞争力在半岛地区不占优势,济南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在2013年是最高的,并且2013年的增幅最大,2014年和2015年的增幅为负值。淄博市的渔业产业竞争力位于山东半岛八个地市的末位,但是其在这五年期间不断增加,虽然增幅很小。

第三,关于排名和增幅,2011-2015年,山东半岛地区八个地市的前三名一直是威海、烟台、青岛,后两名是济南和淄博,其中日照常位于第四位,潍坊常居第五位,东营位于第六位的频次最多。这五年来连续增幅最大是威海市,为28.96%,其次是潍坊市和淄博市,分别是19.56%和19.16%。

(四) 一级指标分析

根据已有数据,本文也对一级指标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能力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具体数据如表 6所示。

表 6 一级指标具体数值

本文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第一,山东半岛地区八个地市渔业产业竞争力主要是由生产能力来支撑,其次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和科技能力所占比重很少。特别是科技能力对渔业产业的竞争力贡献较小,山东半岛地区的科技能力没有给该地区的渔业产业竞争力提供很大的优势,其所占比重普遍是4%左右。

第二,就生产能力指标而言,其在渔业产业竞争力所占的比重始终位于首位,除了济南市波动比较大之外,其他地区波动范围都在44%-52%之间,发展比较平稳。各个地市的生产能力排名情况和整体渔业产业竞争力都差不多,前三名依旧是威海、烟台和青岛。就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而言,其所占渔业产业竞争力的比重没有生产能力稳定,各个地市之间波动也比较大,波动幅度在20%-35%之间,前三名依旧是威海、烟台和青岛,而且威海和烟台不断增加,但是青岛市却在下降,减幅较小。就科技能力而言,烟台的科技能力始终稳居首位,其次是威海,潍坊的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位居第三位,虽然济南和淄博的科技发展在半岛地区位居末位,但是其科技能力在其渔业产业竞争力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济南市的比重在10%到20%左右。就产业结构而言,威海、烟台、青岛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其中威海和烟台相差不大,各个地市的产业结构占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占比在20%左右,但是济南和日照占比比较小。

(五) 方差分析

利用SPSS.21软件对一级指标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能力和产业结构进行方差分析,判断“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否给其带来显著性作用。本文使用方差分析中的“重复度量”分析,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是在2013年提出的,本文将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数据作为战略实施前的数据,2014年和2015年数据作为战略实施后的成果,将数据导入SPSS.21软件中得出结果如表 7所示。

表 7 方差分析结果

因为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P值分别为0.028和0.047,小于0.05,可以得出“一带一路”战略对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用显著的结论,因为科技能力和产业结构的P值大于0.05,暂时得出“一带一路”战略对科技能力和产业结构作用不显著的结论。

由以上结论可以看出,自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即2013年以来,山东半岛地区的渔业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威海、烟台、青岛三个城市的增速非常明显,而其他地市也在逐渐增加,但是济南的渔业产业竞争力发展和其他地市相比,稍微缓慢。其中“一带一路”战略对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用显著。

五、提升山东省半岛地区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渔业是包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产业,是山东半岛地区的经济保障,为提高山东半岛地区渔业产业竞争力,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一) 扬长补短,合理发展

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各个地市渔业产业竞争力主要是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各个地市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注意生产地(养殖地等)、生产物料(鱼苗等)和生产工具(渔网、船舶等)的保护和改善,保证生产的稳定发展。各地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得到了改善,并且也取得了不错成绩,还应该再接再厉。其中科技能力和产业结构,还需要加强发展,重视科技,使产业发展更加合理。

(二) 因地制宜,发挥地理位置优势

山东半岛八个地市位于内陆地区只有济南、淄博、潍坊三个城市,这三个地区应该根据地理位置,合理发展淡水养殖、生态渔业等产业,可以把发展重点放在渔业产业的第二和第三产业,重视渔业观赏和渔业服务。其余靠海的五个地市,可以借助其优势,发展渔业多样化,像远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生物等。同时,利用现有的竞争优势,构建完整的渔业产业链,促进渔业产业向纵深发展。

(三) 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

渔业是很重要的经济来源,需要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人们带来福利。这就要求推进渔业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现有渔业资源前提下,发展新型产业。增殖放流站、开展渔业水域资源保护都是保护现有渔业资源的措施。发展新型产业,积极推进渔业种苗产业和休闲渔业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威海和日照效果显著,其中日照在2015年4月作为全国沿海唯一地级市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其环境在线监测、岸线复绿工程等经验都值得推广和学习。

(四) 提高科研水平,科技兴渔

在渔业发展中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加强对新品种研发推广力度加强,开展观赏鱼苗种繁育选育技术、饲料技术等研究,并且逐步推进观赏鱼自有品系的选育繁育,打造自主品牌。加强水产品加工能力,对水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形成特色鲜明的水产品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济南的科技能力在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占比位于山东半岛地区之首,济南市重视科研项目开展和水产新品种的试验推广等科研工作。为了促进渔业产业的长远发展,提高渔业产业竞争力水平,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山东半岛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渔业技术的生产能力转化,支撑渔业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

参考文献
[1]
郑贵斌. 建设"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发挥蓝色优势、促进陆海统筹发展的机遇与对策[J]. 中国海洋经济, 2016, (01): 57-67. (0)
[2]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渔业统计年鉴(2011-2015)[Z]. (0)
[3]
田砚, 龚新蜀.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纺织业竞争力问题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0, 39(04): 27-29.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0.04.011 (0)
[4]
王淼, 李国飞. 山东省渔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 2014, 32(03): 33-40.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14.03.006 (0)
[5]
王骞, 史磊. 中国沿海地区渔业国际竞争力的省际比较和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 2011, 29(06): 83-91. DOI:10.3969/j.issn.1009-590X.2011.06.014 (0)
[6]
秦宏, 陈旭. GEMS模型框架下海洋渔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5): 15-23. (0)
[7]
王友丽, 王健. 基于逼近理想点法的福建省区域渔业竞争力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6): 25-29. DOI:10.3969/j.issn.1672-335X.2010.06.006 (0)
[8]
刘春香, 朱丽媛. 浙江省渔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03): 102-109. (0)
[9]
汪易易.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山东省渔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