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 Vol. 42 Issue (6): 113-118  DOI: 10.16099/j.sus.2018.06.017
0

引用本文 

金鹏, 姬庆春, 毛丽娟. 中国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的建构与绩效评价[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 42(6): 113-118. DOI: 10.16099/j.sus.2018.06.017.
JIN Peng, JI Qingchun, MAO Lijuan. Construction of Mental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Chinese Civil Aviation Cadets[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2018, 42(6): 113-118. DOI: 10.16099/j.sus.2018.06.017.

第一作者简介

金鹏(1981-), 男, 辽宁鞍山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Tel.:(025)84892463, E-mail:jinpeng@nuaa.edu.cn

通信作者简介

毛丽娟(1969-), 女, 山东济宁人,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Tel.:(021)51253000, E-mail:ljmao@sjt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8-21
修回日期: 2017-10-08
中国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的建构与绩效评价
金鹏 1,2, 姬庆春 3, 毛丽娟 1     
1.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6;
3. 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对某高校176名民航飞行学员进行技能评定与心理指标测评,探讨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员技能绩效的心理能力构成因素及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民航飞行学员心理结构特征包括心境状态、训练情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品质和焦虑敏感性等;合理的心理结构可有效提高民航飞行学员的技能绩效;心境状态、训练情境动机、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品质指标与飞行训练技能绩效(滚轮)呈显著性相关。
关键词: 民航飞行学员    心理结构    技能绩效    航空体育    
Construction of Mental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Chinese Civil Aviation Cadets
JIN Peng1,2, JI Qingchun3, MAO Lijuan1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 Train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Jiangsu, China;
3. School of Kinesi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ntal ability factors as well as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skill performance in Chinese civil aviation cadets.Methods:Multiple psychological indexes and a skill performance of three grades of 176 civil aviation cadets were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s and psychology measurement.Results:The mental ability indexes of civil aviation cadets consisted of mood state, motivation training situation, psychological self-regulation capacity, volitional quality and anxiety sensitivity.Besides, the reasonabl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civil aviation cadets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skill performance.The results also show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raining skill performance and mood states, motivation training situation, psychological self-regulation capacity and volitional quality.
Keywords: civil aviation cadets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skill performance    avi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民航飞行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高、准技术和高风险是其显著特点。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飞行事故约占70%,其中心理因素又构成了人为因素的主要部分[1-2]。心理能力(mental ability)是个体对情绪和行为调节的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意志、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3-4]。在运动心理学领域,很多研究均表明,心理能力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5-6],心理能力可能会影响行为表现。在飞行训练初期接受的航空体育(aviation physical education)技能训练中,民航飞行学员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是获得最佳训练效果和提高飞行技术水平的前提[7]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心理因素是飞行学员飞行技术水平与获得最佳训练成绩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情绪状态是衡量军事飞行员和民航飞行员非常重要的一项心理指标[8]。航空体育训练中的滚轮等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学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动作,此过程也锻炼了学员的情绪稳定性。学员的情绪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是完成相应动作和未来安全飞行的基本前提[9]。肖玮[10]的研究也表明,情绪稳定性和飞行学员的招飞成绩、理论学习成绩、飞行成绩之间呈显著性相关,认为情绪稳定性是飞行学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有研究[11]表明,从事危险职业的人由于经常受到紧张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长期或暂时的焦虑。这一结果同样适用于民航飞行学员。有研究结果[12]显示,民航飞行员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国内一般成人的常模,并且随着飞行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与焦虑有关的感觉,如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评价有危害的焦虑敏感性也影响飞行员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飞行安全[13]

动机是行为的源头和内驱力,是飞行学员实现飞行目标的强大动力[8]。在运动训练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运动动机将影响其运动的持久性,继而影响其体育锻炼效果[14]。航空体育锻炼也属于体育教育的一类,所以飞行学员运动动机也可能影响其飞行训练效果。坚强的意志是优秀民航飞行员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15]。研究发现,通过生物反馈进行的心理自我调节可使运动员直观地获得注意集中、呼吸舒缓和情绪平稳的状态信息,进而提高其运动成绩[16]。飞行员所处的飞行应激情境和运动员的竞技情境相仿,所以飞行员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也可提升训练水平和飞行技能。王华叶等[2]对优秀民航飞行员的研究表明,优秀民航飞行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情绪稳定性,具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较强的自我调节等心理能力。情绪状态、焦虑水平、动机、意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心理品质在民航飞行员群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是影响飞行驾驭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另外,国内关于军事飞行员以及民航飞行员的研究[17-18]均表明,心理控制能力与飞行驾驭成绩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情绪状态、焦虑控制特点、意志品质、动机水平以及自我调控心理能力可能是影响飞行员心理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飞行员心理能力因素与飞行绩效关系的研究还较少。视觉空间能力是从事飞行职业所必需的,在选拔飞行员时,该能力也是测试内容之一[19],它对预测飞行员的工作绩效意义重大[20]。因此,本文以视觉空间能力作为绩效指标,探索各个心理能力因素与绩效的关系,为提高飞行员的飞行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笔者提出假设:飞行员心理能力与技能绩效之间为依存性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某高校的在校民航飞行学员(男性)为研究对象,从一、二、三年级中方便抽样选取176名学员进行研究。其中:一年级56人,平均年龄19.68岁(SD=0.76);二年级73人,平均年龄20.64岁(SD=0.71);三年级47人,平均年龄21.96岁(SD=0.72)。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 采用Grove编制、祝蓓里1995年修订的“简式POMS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POMS)[21]。该量表能够测量得到被试当下的情绪状态,包括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与自我有关的情绪和情绪纷乱等8个因子,其总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5,信度较高。

(2) 采用Spielbergei等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该量表对于测量个体的焦虑状态和焦虑特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中,状态焦虑子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0,特质焦虑子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3,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相关系数为0.59~0.75[22]

(3) 采用李茜茜修订的“焦虑敏感量表”(ASQ)[23]。该量表主要测量个体对焦虑感的评价,包括3个方面的因素:对社会评价的恐惧、对生理唤醒的恐惧和对心理能力丧失的恐惧。整个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5。

(4) 采用Guay等[24]编制的“运动情境动机量表”(SIMS)。该量表分为内部动机、鉴别原则、外化原则和缺乏动机4个分量表。内部动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9,认同调节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1,外在调节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65,缺乏动机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84。

(5) 采用“意志品质评价量表”[25]对飞行学员的意志品质进行了测试。该量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主动性5个分量表, 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53~0.72,平均克隆巴赫α系数为0.62。

1.2.2 心理测量法——自我调节能力的检测

通过一款基于美国心脏数理研究院HRV (心率变异性)协调理论和技术并结合生物反馈技术的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heart math-SPCS),对民航飞行学员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检测。该系统采用耳夹式的HRV信息采集器无创性地采集人体HRV指标,通过便携式生物反馈传感器进行信息处理,实现对HRV指标的监测。本文使用调节稳定指数、调节能力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评定民航飞行学员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1.2.3 飞行技能绩效的评价

民航飞行训练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空间定向能力,这是飞行学员重要的飞行素质,并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25],一般通过固定滚轮法评价。固定滚轮的成绩通过完成固定旋转次数的时间计算。要求被试向左旋转20次,再向右旋转20次,然后计算旋转的总时间,时间越短表明绩效越高。根据航空体育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标准如下:耗时48 s为100分,耗时82 s为40分,时间每增加2 s,分数降低5分。

2 研究结果 2.1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指标的建构

为考察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的构成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心境状态的8个分量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与自我有关的情绪和情绪纷乱),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焦虑敏感性的3个分量表(对社会评价的恐惧、对生理唤醒的恐惧和对心理能力丧失的恐惧),意志品质的5个分量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主动性),运动情境动机的4个分量表(内部动机、鉴别原则、外化原则和缺乏动机)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3个分量表(调节稳定指数、调节能力指数、综合评价指数)等25项心理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计算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

第1次因素分析后发现,POMS中的精力和情绪分量表、ASQ中的对社会评价的恐惧量表以及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因因子负荷太小且不适合单独构成一个因子,故删除这些指标后进行第2次因素分析。按照统计学原理选取特征值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为73.7%的前5个因子为主因子;根据前5个因子的特征值构建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为使分类趋势更加明显,结构简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旋转,经旋转后得到正交因子矩阵。

结果表明,第1主因子中载荷较高的指标有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以及与自我有关的情绪,这些指标反映了民航飞行学员训练的心境状态,称为心境因子,其特征值为5.58,贡献率为27.92%。第2个主因子中载荷较高的指标有鉴别原则、外化原则、内部动机和缺乏动机,这些指标反映了民航飞行学员的训练情境动机,称为训练动机因子,其特征值为3.41,贡献率为17.07%。第3个主因子中载荷较高的指标有调节稳定、调节能力、综合评价,这些指标反映了民航飞行学员训练中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称为心理自我调节因子,其特征值为2.67,贡献率为13.37%。第4个主因子中载荷较高的指标有坚韧性、主动性、果断性、自制性、自觉性,这些指标反映了民航飞行学员训练的意志品质能力,称为意志品质因子,其特征值为1.93,贡献率为9.65%。第5个主因子中载荷较高的指标有生理唤醒的恐惧和心理能力丧失的恐惧,这2个指标反映了民航飞行学员在训练中对焦虑的敏感特征,称为焦虑敏感因子,其特征值为1.14,贡献率为5.69%。这一结果显示,民航飞行学员心理结构由心境状态、训练情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品质和焦虑敏感性等指标构成(表 1)。

表 1 方差极大旋转矩阵 Table 1 Variance maxima rotation matrix tables
2.2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与运动年限的关系

以训练年限(年级)为自变量,对构成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的5个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的5个指标中除意志品质指标外均在训练年限上有显著性差异(表 2)。进一步的事后检验(LSD)结果显示:在心境指标上,二年级飞行学员的心境水平要显著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飞行学员;在训练情境动机指标上,一年级飞行学员的训练情境动机要显著低于三年级飞行学员;在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指标上,一年级和二年级飞行学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要显著低于三年级飞行学员;在焦虑敏感指标上,一年级飞行学员的焦虑敏感性要显著低于三年级飞行学员。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民航飞行学员心理控制能力水平随着飞行技能训练年限的增加而有增大的趋势。

表 2 不同训练年限飞行学员心理能力指标的描述统计结果(x±s) Table 2 Description and statistics of mental ability indicatorsof civil aviation cadets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years
表 3 民航飞行学员滚轮任务完成时间和心理能力指标的相关性 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letion time of rollermission and mental ability indicators of civil aviation cadets
2.3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与技能绩效的关系

从现有的航空体育训练项目中,选取国内可实现且最具代表性的技能绩效测评成绩——滚轮成绩(该成绩为一周内的测验成绩)代表了飞行技能训练成绩,可用来检验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结构指标与技能训练成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任务完成时间与训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意志品质呈较高的负相关,与心境呈较高的正相关,与焦虑敏感性无显著相关性(表 3)。

3 讨论 3.1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的结构特征

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发现,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指标由锻炼心境状态、锻炼情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品质、焦虑敏感能力构成。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也符合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民航飞行驾驭技术的训练特点。这是由于在未进行实机驾驶训练前所进行的航空体育训练是以增强学员身体素质及提高心理控制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它要求学员通过航空体育训练适应高负荷和高应激水平的飞行职业。航空体育训练要求民航飞行学员不仅要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结构特征。因此,提升与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结构及航空技能特征相匹配的心理控制能力,是提高民航飞行学员航空技能训练、实机驾驶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航空技能运用的精准性是由飞行学员心理控制能力决定的。

由于航空体育训练的特殊性,在进行寻常体能训练以外还要进行相应的类似于滚轮等航空飞行适应性训练,这些训练会使民航飞行学员产生紧张、疲劳、慌乱等负性情绪状态,降低积极的情绪状态,这一点在POMS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同时,心境状态因子在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指标构建中占到了27.92%的贡献率,这说明心境状态与飞行训练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运动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心理动因,包括内部和外部动机,这也是影响民航飞行学员训练动机的因素。内部动机对飞行学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对民航飞行事业的兴趣和爱好,对飞行事业的新奇以及对飞行员职业的向往,故训练积极性极高,并能从航空体育训练中体验到乐趣和满足感,其训练行为完全来自自我动员。另外,飞行学员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赴国外深造和就业等压力,这需要其以优异的专业成绩和训练成绩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平台。因此,这些因素就成为民航飞行学员外部动机的影响因素。同时,教练员的肯定、同学的赏识、优异的训练成绩、学员的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支持力等方面也是影响飞行学员训练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的HRV自我调节能力分数反映了自我调节能力。它包含调节指数、稳定指数和综合评分3个子指标,得分越高,表明该指标能力越强。调节指数主要反映飞行学员进入协调状态的能力;稳定指数主要反映飞行学员能够稳定保持协调状态的能力;综合评分主要反映飞行学员在整体上应对压力的能力。无论是在前期的航空体育训练中,还是在后期的实机驾驶训练中,民航飞行学员都将面临高负荷的压力训练情境,以适应飞行工作,所以需要具备优异的心理协调稳定能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意志品质是飞行学员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训练目标的心理过程,是生活及训练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其水平对飞行学员的训练水平和职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民航飞行学员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制性、果敢性、坚毅性、自觉性和独立性。飞行学员的自制性主要指抑制学习和训练带来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情的情绪自控性;飞行学员的果敢性主要表现在危急或冲突情境下(如转轮训练中)能保持从容冷静的镇定性;飞行学员的坚毅性指克服外部阻力和内在困难执着追求目标的坚韧性;飞行学员的自觉性指主动做出行动安排与计划的目的性,相信自己的进取力和能正确行动的自信心。这5个意志维度共同影响飞行学员训练目标的制定和完成。

焦虑敏感是指相信与焦虑有关的感觉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评价有危害,从而产生的对焦虑症状的害怕和担心,是一个反映个体对自身发生焦虑的恐惧程度的相对稳定的指标。在本文中,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及ASQ中对社会评价的恐惧这3个指标并未被纳入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指标,同时焦虑敏感指标对构建心理能力指标的贡献率也只有5.69%。这说明前期航空基础训练的民航飞行学员对焦虑程度较弱,只存在对自身生理唤醒以及心理能力丧失的焦虑。这可能是因为当前的航空训练只是体能训练和飞行基础科目训练,并未进行实机驾驶训练,学员并未体验到航空飞行导致的严重焦虑情境;也可能是由于飞行员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处于良好的社会评价氛围中。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飞行学员较低的焦虑水平。

3.2 民航飞行学员技能训练依存心理能力

通过对构成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的5个因子进行训练年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除了心境因子之外,其他4个因子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心境因子而言,二年级的学员比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员有较高的POMS得分,这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开设,使得学员在训练强度增加的同时学习压力也逐渐加大,而三年级学员经过长期的航空训练和学习已经熟悉掌握了科目的技能,所以他们的情绪状态更倾向于积极这一维度。在训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品质和焦虑敏感性4个因子上,三年级的学员均显著优于一年级学员。综合这5个因子的差异分析结果可知,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飞行学员的心理能力显著提高,心理能力指标和飞行训练成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测,随着训练过程的延续,飞行学员的心理能力会逐步提高。

3.3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与技能绩效显著相关

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构建的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指标的合理性,笔者检验了心理能力指标和飞行训练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技能绩效与训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意志品质有较高的正相关,与心境有较高的负相关,而与焦虑敏感性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训练动机、优秀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坚韧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情绪状态可能是飞行学员飞行训练绩效的保障。飞行学员的训练内容决定了所需要的心理能力,根据上述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的民航飞行学员心理能力指标,可以认为这些能力是飞行学员训练或将来从事飞行工作所必需的。

本文采用的飞行绩效为视觉空间能力,该测试任务属于空间感知能力,是检验飞行员飞行技能的重要绩效之一。相关结果显示,训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意志品质越高,滚轮任务完成时间越短,绩效水平越高。这表明对飞行的兴趣越浓厚,对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高,在训练中就越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取得的绩效越高。这也为之后的飞行训练提供了思路,即在专项训练之余,对上述3个心理能力因子进行适当的训练,会对绩效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心境得分与任务完成时间呈正相关,即与绩效呈负相关。心境量表结果表明,飞行学员的负性情绪状态越高,绩效越低。该结果虽然无法显示两者的因果关系,但仍可为飞行学员和教练员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即当飞行学员的绩效较低时,可能是由情绪状态的影响所致。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证实心理技术控制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跳水成绩[16],该案例对民航飞行学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了数据支持。

4 结论

(1)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结构特征由心境状态、训练情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品质和焦虑敏感性等指标构成;建构民航飞行学员心理结构特征对技能绩效的预测度可达75%。这为民航飞行学员驾驭技能训练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学依据。

(2) 在飞行学员的心理能力中,心境状态、训练情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焦虑敏感性与训练年限呈显著性相关。心境状态、训练情境动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意志品质与技能绩效呈显著性相关。因此,加强心理能力训练是提高民航飞行学员视觉空间能力的相关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LI G. Human factors in aviation crashes involving older pilots[J]. 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02, 73(2): 134-138 (0)
[2]
王华叶, 林岭. 优秀民航飞行员心理特征实证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1, 24(4): 306-308 (0)
[3]
YOU X Q, JI M, Han H Y. The effects of risk perception and flight experience on airline pilots' locus of control with regard to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3, 57(4): 131-139 (0)
[4]
车彤. 民航飞行学生心理及停飞预防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8(3): 59-61 DOI:10.3969/j.issn.1673-3878.2012.03.027 (0)
[5]
周成林, 戈炳珠. 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0, 36(2): 33-35 DOI:10.3969/j.issn.1002-9826.2000.02.012 (0)
[6]
周成林, 刘微娜, 任莉敏. 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指标建构及监控[J]. 体育科学, 2007, 27(8): 31-36 DOI:10.3969/j.issn.1000-677X.2007.08.003 (0)
[7]
向渝, 李威生. 航空体育理论与实践[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51-58. (0)
[8]
白力牛.飞行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早期定向培养[Z].2011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发展论坛交流材料, 2011: 4-8 (0)
[9]
邹琳. 民航飞行"浅疲劳"体征的干预方法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2): 52-55 (0)
[10]
肖玮. 飞行学员情绪稳定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11(1): 59-63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02.01.032 (0)
[11]
RYUMIN O. Psych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operato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nxiety during activity under motive competition[J]. Space Medicin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1995, 8(1): 1-6 (0)
[12]
梁朝晖. 民航飞行员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1(4): 20-22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05.04.007 (0)
[13]
刘玉华. 飞行员焦虑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12): 1097-1099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06.12.020 (0)
[14]
刘微娜, 周成林, 孙君. 青少年户外运动动机对运动坚持性的影响:运动氛围的中介作用[J]. 体育科学, 2011, 31(10): 12-14 (0)
[15]
戴琨.基于选拔的中国航线飞行员人格结构研究[D].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18-2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8-2010192025.htm (0)
[16]
张忠秋. 中国跳水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与监控[J]. 体育科学, 2009, 29(11): 8-14 DOI:10.3969/j.issn.1000-677X.2009.11.002 (0)
[17]
晏碧华, 杨仕云, 游旭群. 飞行员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保健措施[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2(1): 4-8 (0)
[18]
倪亚红, 戴劲松, 沈雪萍.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7): 14 (0)
[19]
游旭群, 苗丹民. 空间认知技能在选拔军事飞行员中的重要作用[J]. 心理科学, 1991(4): 37-40 (0)
[20]
PELLEGRINO J W, HUNT E B. Cognitive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spatial abilities.Intelligence:Re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J].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1: 203-225 (0)
[21]
祝蓓里. 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5, 10(1): 35-37 (0)
[22]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213-216. (0)
[23]
李茜茜.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及应用[C].第10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5: 765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XG200510001K57.htm (0)
[24]
GUAY F, VALLERAND R J, BLANCHARD C. On the assessment of situational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The situational motivation scale (SIMS)[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0, 24(3): 175-213 DOI:10.1023/A:1005614228250 (0)
[25]
张力为, 毛志雄.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43-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