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20—2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普与教育委”)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科协承办,《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八届科学教育论坛,以“新时代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为主题,在重庆市成功举办。科普与教育委部分委员、院士代表、中小学校长、一线科学教师、科普工作者、科学教育专家等80余人参会。科普与教育委主任杨玉良院士、副主任武向平院士共同主持了本次论坛,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周德进、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曦分别到会致辞。本次论坛围绕“中小学科学教育:拔尖人才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与实施情况”“中小学科学教育:问题与建议”分别组织三场报告和讨论会,共邀请16位院士、专家、中小学校长和一线教师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龚新高校长以“高质量发展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初探”为题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科技创新人才明显不足等问题。通过对以色列创新文化的梳理,总结出创新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创新的三个要素是强烈的好奇心、勇于探索和容忍失败,这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有深刻启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田刚教授以“培厚成长土壤,促进英才竞相涌现——基于中学生‘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十年的实践”为题,介绍了十年来“英才计划”的整体情况及主要成绩,通过科研、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在基础学科方面发现更多人才。未来希望双一流高校和更多老师积极投入“英才计划”,通过加强与“拔尖计划”融合发展构建长周期、大中衔接的贯通的培养体系,并吸引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科技后备人才培养。
香港STEM教育联盟副主席伍焕杰先生以“共建国际科技创新教育中心”为题,介绍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重点展示了香港未来四大发展方向和八大重点策略。在STEM教育方面,香港逐步增加投入,不断与内地共享资源,共同培养科学教师。
泰国国家科技馆副馆长Ganigar Chen以"STEM Education for Youth and Sustainable Society"为题,介绍了泰国国家科技馆不只发挥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依据“老龄化”“文化差异”等社会议题设立不同的展区,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下一代成为能够理性思考、理解他人、解决问题、终身学习,适应世界快速变化并能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牛杰分享了重庆科协在构建全方位一体化青少年科学素质体系中的实践与经验。
围绕“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与实施情况”主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高江涛,四川天府新区第八中学校长张珩,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校长万飞,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常务副校长孔珍,丽江白沙镇中心学校副校长赵仕欣,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李潇珂结合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科创空间建设等,分享各个学校在科学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做法和经验。
围绕“中小学科学教育:问题与建议”主题,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校长陈丹,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刘宏延,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一级教师范雨佳,重庆南开中学校长肖力等就科学教育实践与探索、科学启蒙等展开分享与交流。
在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研究员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中小学开始是非常必要的,创新的前提是好奇心、想象力,对科学的兴趣必须得从中小学开始发现和保护。一些教师提到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自由自主要得到保证。一些教师认为开展科学教育的方式要区别于传统上课模式,应该让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动手做科学实验,写科普文章,制作科普微视频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科学源于生活,科学让生活更美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毛永娜副处长提出要充分利用好科研人员投入科普和科学教育的热情,把科学家的前沿知识变成可以引领学生探索的系列问题。一些教师认为应该对所有区域、所有民族孩子提供优质公平的科学教育,尤其需要大力、系统地支持西部边疆多民族等地区。有教师建议集中部分优质资源在西部边疆的优势学校做试点,做科学教育课程基地,带动辐射更多边疆地区,同时也孵化更多优秀的骨干科学教师和校长。一些教师认为提高科学教育需要解决科学教育人员的原生动力不足问题,还可以从评价方式改革入手。目前科学教育基本是利用零碎的或者是周末时间,提高科学教育还可以从增加科学教育的课时入手。
杨玉良院士在会议总结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结合地区特点和不同课程来开展科学教育,这种做法可能是边远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的科学教育发展路径。杨玉良院士强调科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在科学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
本届论坛聚焦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围绕校内外科学教育协同发展等议题,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和一线科学教育工作者们的思想,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推进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