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它不仅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和活动能力受限,而且可并发脑梗死、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等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 2]。如老年人在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而在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3]。众所周知,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但是在60岁前后的骨折发生率究竟存在多大差异,60岁前后的常见骨折诱因和部位又有何不同,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调查。为此,本研究调查了625例老年人骨折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体检的老年人共计625例,年龄63~96岁,其中男性430(68.80%)例、女性195(31.20%)例,并发高血压45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71例、2型糖尿病139例、慢性支气管炎117例、慢性胃炎138例。本研究经浙江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老年人(≥60岁),能接受问卷调查和胸椎、腰椎等部位X线摄片者。
排除标准: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而影响调查者;患有偏瘫、癫痫、恶性肿瘤晚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而容易发生骨折者。
方法针对研究对象特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并经预调查后修改而成。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伴随疾病,有无发生骨折,以及骨折发生的年龄、诱因和部位,以及患者胸椎、腰椎等X线片。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 17.0 版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bar x \pm s$)表示,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625 例老年人骨折基本情况625例老年人中60岁前共发生骨折75例(12.00%),60岁以后共发生骨折196例(31.36%),60岁前后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 1),表明老年人(包括男性和女性)在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
[n(%)] | |||||
性别 | 例数 | 骨折人数(%) | χ2 | P | |
<60岁 | ≥60岁 | ||||
男 | 430 | 37(8.60) | 92(21.40) | 27.588 | 0.000 |
女 | 195 | 38(19.49) | 104(53.33) | 48.241 | 0.000 |
合计 | 625 | 75(12.00) | 196(31.36) | 68.981 | 0.000 |
从不同性别老年人在60岁前后不同年龄段(每5年为1年龄段)的骨折发生率可以看出,尽管男性和女性骨折发生率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女性在60岁后快速增加,到75岁时骨折发生率已接近15%(图 1)。
![]() |
图 1 625例老年人不同年龄段骨折发生率 Fig 1 Fracture incidenc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625 elderly people |
625例老年人在60岁前后的骨折诱因不完全一致,60岁前骨折的常见诱因为跌倒46例(61.33%)、被车撞倒12例(16.00%)、高处坠落7例(9.33%)、其他10例(12.33%);而60岁以后常见诱因为跌倒128例(65.31%)、被车撞倒29例(14.80%)、抬提重物9例(4.59%)、其他30例(15.31%)。
60岁前后骨折常见部位也不完全一致,其中60岁以前发生在足骨15例(20.00%)、腕骨13例(17.33)、腰椎10例(13.33)、其他37例(49.33),而在60岁以后发生在腰椎44例(22.45%)、髋部37例(18.88%)、腕骨34例(17.35%)、其他81例(41.32%)。
讨论本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60岁后骨折的发生率均高于60岁以前(约2.6倍)。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发生骨折,除了与其下肢肌力和关节灵活性逐渐下降、常伴腰腿痛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外,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骨量逐渐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所致[4]。
虽然不同性别老年人的骨折发生率都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但是老年女性在60岁后骨折发生率迅速升高。这与老年女性骨质丢失较快,骨质疏松发生率不断增高密切相关[5]。女性由于在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高,因此绝经后女性会经历一个突发的、大量的骨质流失,在绝经当年约会流失全部骨质的10%,随后每年约流失2%~5%[6]。相对来说,男性的更年期并不明显,因而其骨质丢失相对比较缓慢,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远较女性低[5]。
跌倒是60岁前后骨折的主要诱因(均占60%以上),提示积极预防跌倒是减少骨折的主要手段。要减少跌倒,不仅要注意尽量避免到湿滑、光线不好、地势不平的地方去行走,而且行走时要时刻注意地上有无石块、瓜皮等异物,以免被绊倒或滑倒[7]。被车撞倒也是60岁前后骨折的重要诱因(约占15%左右),要避免被车撞倒,不仅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且要尽量少到交通要道或人员来往密集的道路上行走,以免被汽车、电动车等车辆撞倒。
另外,抬提重物是诱发老年人骨折的常见原因。老年人在抬提重物时容易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腰椎骨密度下降、脆性增高,因此老年人要少抬、少提桌子、煤气瓶、盛有水的水桶和花盆等重物,必要时请人帮忙。老年人还要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包括平时干活,甚至是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以免诱发骨折。另外,老年人要积极治疗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以免突然出现头晕、胸闷而跌倒,诱发骨折。
本研究调查结果还显示,60岁前后骨折的好发部位并不完全一致,其中60岁以前好发于足骨、腕骨和腰椎,而60岁以后好发于腰椎、髋部和腕骨等处。老年人容易发生腰椎、髋部和腕骨等处骨折,这与大多数相关研究结果[2, 8]一致。腰椎的骨密度虽然比胸椎要高,但由于失去了肋骨的支撑,因而容易发生骨折;髋部是股骨中骨密度较低的部位,极易在跌倒后发生骨折;腕骨容易骨折,与人在跌倒时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撑地有关。人在60岁以前容易发生足骨等处骨折,与其骨折的常见诱因有关。60岁前骨折的诱因,除了跌倒和被车撞倒外,还有高处坠落,而从高处坠落,常常直接伤及足部,导致足骨和胫腓骨等处骨折。
综上所述,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容易发生腰椎、髋部和腕骨等处骨折,而积极预防跌倒、避免被车撞倒和不要抬提重物,是预防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重要手段。
[1] | Sanfelix-Genoves J,Sanfelix-Gimeno G,Peiro S,et al. Prevalenc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risk factors and antiosteoporotic treatments in the Valencia region,Spain.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SOSVAL cohort[J]. Osteoporos Int,2013,24:1045-1055. |
[2] |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2-15. |
[3] | Kumagai S,Sakita M. Prevention programs of risk factors for falls[J].Nihon Rinsho,2014,72:1813-1820. |
[4] | Wu TY,Chie WC,Yang RS,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ll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 in Taiwan[J]. Ann Acad Med Singapore,2013,42: 320-327. |
[5] | 张智海,刘忠厚,石少辉,等. 中国大陆地区以-25SD为诊断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文献回顾性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1-7. |
[6] | Bistrovic IL,Roncewic-Grzeta I,Crncevic-Orlic Z,et al. Connection of depression and bone loss in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J]. Coll Antropol,2012,36: 1219-1223. |
[7] | 边平达,钱素凤,应奇峰,等. 老年人跌倒相关性骨折的常见诱因[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7:161-162. |
[8] | 王志芳,吴文迅,郑丽丽,等. 2011年河南地区部分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初步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38-1139. |
(收稿日期:2015-06-15) |